台灣的離岸風電產業一度被政府寄予厚望,規劃了多階段的發展目標。然而,近年來隨著成本不斷攀升,尤其在新冠疫情影響下,業者紛紛面臨資金壓力,再加上國產化要求過於嚴苛,許多企業選擇退出或延遲專案。台積電作為最大買家,因風電價格過高而遲遲未下訂單,銀行也因擔憂長期穩定收益問題而縮手,導致整體市場進入「死亡交叉」,風電業者的未來充滿不確定性。
風電國產化遇阻:大買家嫌貴 銀行不給融資成三輸局面
台灣離岸風電的初期規劃與現況
台灣的離岸風力發電計劃自2016年起積極推動,政府設定的政策目標是2025年達成5.6 GW的裝置容量,並在2030年增至13.1 GW。台灣希望通過離岸風電不僅解決能源供應問題,同時發展本土供應鏈。然而,疫情爆發導致全球供應鏈中斷、材料價格上漲,加之政府要求的國產化比例過高,讓許多原本有意參與的廠商卻步,這些因素使得台灣的離岸風電進度大大落後於預期。
台積電的大買家角色與價格壓力
台積電作為台灣最大的綠電需求方,一直以來都是離岸風電市場的重要支持者。尤其在2025年碳中和目標壓力下,台積電對於穩定供應的大型綠電專案需求旺盛。然而,台積電也不願支付過高的電價,期望將風電價格壓至5元左右,與風電業者期望的5.8至6.2元價格形成巨大落差。這導致風電專案陷入困境:若無法達成售電價格,業者難以盈利,銀行也不願提供資金支持。
風電業者坦言,台積電的壓價行為使其市場進入「死亡交叉」。台積電不願支付高價的綠電,銀行則擔心其他中小型科技業者無法提供穩定的回報,因此拒絕提供融資。結果導致風場可能無法如期建成,科技業界未來對大規模綠電的需求也無法得到滿足,這將成為一場「三輸」局面。
國產化要求的爭議與困境
國產化政策原本是政府希望借此發展本土產業鏈的措施,然而過高的要求卻讓許多業者望而卻步。根據規劃,參與離岸風電的企業需使用本地供應的材料與設備,這在實施過程中遇到了諸多困難,尤其是台灣的供應鏈尚未完全成熟。業者指出,國產設備不僅成本高,且維修不便,進一步增加了風電項目的風險。
此外,2023年9月,經濟部為了解決進度滯後問題,開始放寬國產化要求,並可能溯及既往,這引發了業界的廣泛反彈。許多遵守規定的業者,為了符合國產化要求投入了巨額資金建廠,如今卻面臨政策變動,導致大量投資恐付諸東流。
銀行與融資困境
離岸風電的巨大資本需求使得銀行的融資支持成為關鍵。然而,銀行對風電項目的態度並不積極,主要原因在於其認為風電市場風險過高。由於風電項目建設周期長,且運營維持時間達20年以上,這對銀行而言是高風險且回報不確定的投資項目。相比之下,銀行更傾向於支持短期高回報的房地產投資,這也讓風電業者面臨資金短缺的窘境。
世紀鋼董事長賴文祥曾公開表示,銀行團因政策動盪而縮手,導致許多本土業者陷入困境。他指出,外商每年會進行數次財務評估,一旦發現風險過高,便選擇退出專案,反而是本土業者因長期依賴台灣市場,不得不承受更高的風險。
全球風電市場的競爭與壓力
隨著全球對綠能需求的增加,風電市場的競爭愈發激烈。根據全球風能協會的數據,2024年至2028年間,全球離岸風電裝置總量將增加138 GW,年複合成長率達28%。歐洲國家如法國、德國、丹麥等正積極建設大型風電場,這不僅使得全球風電設備與施工資源緊缺,也推動了風電項目的成本急劇上升。船隻租賃、人力成本、設備價格都大幅上漲,業者要面臨的競爭壓力可謂空前。
此外,中國廠商的崛起也對台灣市場形成衝擊。一些中國企業通過繞道東南亞進口風電設備,以低價優勢進入台灣市場,這進一步壓縮了本土業者的生存空間。有業者指出,今年已有多套風機外殼從中國進口,價格低於台灣本地產品約四成,這對中小企業為主的本土供應鏈造成了巨大壓力。
政府的應對與未來展望
面對離岸風電發展遇到的困境,政府正在試圖調整政策以保持專案進度。產業發展署副署長鄒宇新強調,現階段政府的首要任務是確保風電如期併網,而國產化政策則需在此基礎上進行靈活調整。然而,政策調整的速度與幅度是否能夠滿足業界需求,仍有待觀察。
再者,隨著國際風電市場的快速發展,台灣若無法解決國內政策與資金問題,將在全球風電市場中逐漸失去競爭優勢。儘管台積電等大型企業對綠電有強烈需求,但若風電業者無法獲得足夠的資金支持,未來綠電的供應穩定性將難以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