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普關稅海嘯來襲 金控主管:台股恐面臨結構性獲利衝擊
作者:管理員
2025-04-08 ‧ 130次閱讀
川普關稅海嘯來襲 金控主管:台股恐面臨結構性獲利衝擊

2025年前兩個月,台灣金融三業對台股大舉加碼近500億元,顯示市場原先對股市前景充滿信心。然而,隨著3月台股大幅修正,加上美國前總統川普重返選戰舞台並再拋關稅政策震撼彈,台灣金融圈對後市投資氣氛急轉直下,市場憂心台股企業獲利將面臨壓力,進而使金融三業在第二季對台股操作更加保守,甚至開始減持部位以降低風險。

川普關稅海嘯來襲 金控主管:台股恐面臨結構性獲利衝擊

金融三業前二月狂買492億元 銀行業為主力

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數據,2025年前兩月,金融三業合計加碼台股金額達492億元,主要由銀行業領軍,其加碼幅度高達416億元,占總額近85%。其中,銀行業在2025年1月與2月連續兩個月大手筆回補台股部位,顯見在資本適足率結算後,資金轉向股市以追求穩定股息收益。

壽險業在2月加碼力道也不容小覷,單月加碼達535億元,創下近兩個月單月新高紀錄。券商則在1月略為保守後,2月回補24億元,整體來看,金融三業對台股支持度仍高。

不過,這股積極買盤態勢恐難持續。3月以來,台股急挫逾10%,再加上川普提出針對中國及包括台灣在內的其他國家課徵高達32%的高關稅,對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企業而言無疑是一大打擊。

川普關稅海嘯來襲 台股企業獲利預期下修

根據法人估算,若美國如期對台灣出口產品加徵32%的關稅,台灣多數電子、科技與傳產出口企業將首當其衝。預期這波關稅影響將使企業全年獲利下修5%至8%,原本雙位數的成長率將被壓縮至個位數,甚至可能在第三季出現年減情況。

台股上市櫃企業的獲利預期大幅修正,進一步衝擊投資信心與評價空間。部分研究機構已預測,若川普政策持續發酵,台灣全年GDP成長將面臨「保二」壓力,也就是保住2%的經濟成長門檻。股市下檔支撐預估將落在18600~19500點區間。

金融業態度轉保守 預期第二季調降持股比例

在利空壓力逐步發酵下,金融業的操作態度也悄然轉變。一位金控主管指出,3月台股重挫,加上關稅風暴尚未平息,第二季金融業對台股的操作將轉趨審慎,甚至考慮降持股比重,減少資本利得波動風險。

銀行業目前仍是金融三業中對台股最具信心的單位,但也不排除因應市場不確定性,在第二季減少進場力道。根據金管會資料顯示,截至2月底,銀行業帳上台股未實現評價利益達4,261億元,已連續三個月站穩4000億元以上,有助於拉升銀行業淨值與資本適足率。

然而這也意味著,一旦股市反轉、評價利益收斂,對銀行財報表現影響也不小,因此在關稅議題未明朗前,銀行恐不再大舉加碼。

壽險資金轉向現金水位升高 避險意味濃厚

壽險業在2月對台股加碼535億元,成為當月最大買家,但這股積極態勢可能是短暫現象。依據統計,2月底壽險業國內外現金水位已攀升至8,472億元,較1月增加343億元,創下近三個月新高。可見壽險業開始提高現金部位,為可能到來的市場風險預留彈性空間。

特別值得注意的是,壽險業在2月減碼美股市值達539.6億元,儘管同月台股加碼,但整體國內外股票合計仍減碼約4.5億元,顯示操作策略已轉趨防禦,從「攻美股、守台股」逐步過渡到保守控管風險。

金融業站在買方 台股跌幅仍小 金管會持審慎樂觀態度

根據金管會統計,截至2025年2月底,金融三業國內外股票總投資金額(市價列帳)為3兆6,047億元,月減0.54%,低於台股同期跌幅2%。顯示金融業整體仍站在買方位置,對台股基本面仍具一定信心。

但這種信心是否能延續至第二季,將視國際局勢發展而定。川普若持續推動關稅政策,甚至當選總統並迅速實施新關稅措施,台灣金融市場恐將遭遇第二波震撼。

高股息、防關稅個股將成避風港

在多數法人與金控高層眼中,未來台股投資策略將轉向防禦型。高股息、內需導向、營運不受出口及美國關稅影響的企業,將成為金融業投資布局首選。例如:電信三雄、內需食品股、水泥、公共建設概念股、綠能基礎設施相關企業等。

此外,ETF產品亦將獲得青睞,特別是具有股息穩定、產業分散、抗波動能力的ETF,如高股息ETF、低波動ETF等,可能成為壽險與銀行調整資產配置時的重要標的。

展望未來:金融資金動能減弱 台股挑戰重重

綜合目前市場狀況與金融三業動向來看,2025年第一季金融資金進場動能明顯,成功撐起台股表現;但進入第二季後,風險快速升溫,無論是企業獲利面壓力或全球政經變數,皆使金融業態度趨於保守。

若台股企業無法有效轉嫁或吸收關稅成本,獲利能力將受到長期結構性影響。屆時,不僅外資可能轉為淨賣超,連金融三業也可能減持台股部位,進一步加劇市場波動。

在此背景下,投資人應審慎檢視持股內容,關注金融業資金動向與企業基本面變化,適時調整投資策略,以因應未來市場的高度不確定性。

結語

金融三業在2025年前兩月對台股的積極布局,儘管一度帶動市場人氣與指數反彈,但隨著3月重挫與川普關稅變數來襲,整體投資風向已出現轉變。高關稅所帶來的獲利下修壓力、台灣GDP面臨「保二」挑戰、金融業態度轉保守,皆顯示第二季台股恐將面臨更多風險與挑戰。市場參與者需密切關注政策與資金動態,採取更為精準與防禦的投資策略,才能在波濤洶湧的市場中穩健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