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政策支持基礎建設與廠辦建設熱潮的背景下,營造股今年吸引大量資金關注,股價持續走強。特別是達欣工(2535)、欣陸投控(3703)、工信(5521)等個股於19日股價紛紛創下年內新高,顯示市場對營造族群的高度信心。隨著基建與廠辦需求持續攀升,預計這波漲勢將延續至2025年。
AI科技廠辦需求爆發,營造產業迎來黃金成長期
營造股迎來強勁行情
營造股在2025年開局表現亮眼,擺脫去年底的低迷走勢,股價全面回升。其中,新建(2516)、皇昌(2543)等標的成為飆股,達欣工、欣陸、工信、根基(2546)等19日股價均攀升至年內高點。其中,工信單日大漲5.73%,股價回升至12元,創下近三個半月來新高;達欣工股價突破57元,為半年來新高;欣陸則在盤中逼近32元,接近去年9月下旬以來的高點。
AI帶動科技廠房需求,營造業受惠
AI技術的快速發展推動晶片需求上升,進一步帶動科技廠房與園區建設需求。達欣工去年與台積電合作承攬兩項科技廠房建案,總規模約130億元,今年將持續拓展此類工程。此外,根基亦積極參與科技廠房建設,年內預計有多項園區案件完工,帶動業績成長。
科技園區的建設熱潮預計將持續,營造業者不僅受惠於科技廠辦興建,也從政府的基礎建設計畫中受益。捷運、公路、橋梁等重大建設案將成為營造產業的長期支撐,進一步推動營收與獲利增長。
毛利提升,營造股吸引資金湧入
市場普遍看好營造股今年的毛利率表現,資金持續湧入相關個股。高毛利的科技廠房工程以及住宅建案雙雙成為支撐營收的關鍵動能。例如,達欣工預計年內將認列兩項建案,總銷金額約45億元,且過去類似自地自建開發案的毛利率約15%至20%。此外,達欣工積極佈局科技園區,計劃於北士科推出新案。
欣陸同樣受惠於多項大型工程案,年內建案銷售預計超過百億元。在營造工程方面,欣陸去年底承攬多項捷運工程,累計在建工程量達1,300億元,創下歷史新高,相當於六年的合併營收。
工信則聚焦於短中期、高毛利的建案,以提升營收與獲利能力。今年工信開始逐步認列疫情後承攬的案件,隨著工程量增加,市場預期其毛利率將持續上升。捷運與公建工程案仍是工信的長期穩定業務,而短期則透過靈活調配剩餘承攬額度,鎖定高獲利項目。
結論
在政策不斷推動基礎建設與科技廠辦建設的趨勢下,營造股展現強勁成長動能。從科技廠房、捷運工程到住宅建案,各大營造企業皆受惠於市場需求的增長。達欣工、欣陸、工信等企業在今年初展現良好成績,股價屢創新高,未來在高毛利建案與政策利多支持下,預計營收與獲利仍有進一步成長空間,成為投資市場的關注焦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