乙種工業用地新用途:勞工宅政策對企業的影響分析
作者:管理員
2025-01-08 ‧ 63次閱讀
乙種工業用地新用途:勞工宅政策對企業的影響分析

乙種工業用地過往只能作為工廠用途,新北市城鄉局日前提出「都市計畫法新北市施行細則」修正草案,目的在於鼓勵企業利用工業區建設勞工宅。雖然政策立意良善,但市議員質疑,若僅針對大企業開放,可能引發圖利廠商的爭議,忽略中小企業的需求。

乙種工業用地新用途:勞工宅政策對企業的影響分析

修法背景與內容

根據修正草案,未來企業可在乙種工業區興建「只租不售」的勞工宅,並限定出租對象為該企業員工及其眷屬。此舉除了讓員工可就近居住,還能降低通勤成本,進一步落實企業ESG理念。城鄉局指出,該政策旨在減少勞工外部成本,尤其是交通與碳排放,同時提供多元化住宿選擇,包括單身宿舍、家庭式住宅與員工餐廳等設施。

議員聲音:中小企業需求不可忽略

市議員林秉宥指出,台灣產業結構以中小企業為主,若政策僅針對大企業,恐有失公平。他建議,可引入「聯合招商」模式,讓多家中小企業共同開發宿舍,並由市府代辦,以提高公益性。他舉例說,若某區有500間員工宿舍的需求,數家企業可共同出資,這樣既能照顧員工,又不會讓政策失衡。

土地利用效率需把關

林秉宥強調,新北市目前大型產業用地稀缺,市府需審慎規劃,避免大面積工業用地變相成為住宅用地。他建議,可將面積較小、不適合建設廠辦的土地用於勞工宅開發,並搭配容積獎勵政策。同時,應透過管控開發商身分等方式,提高土地使用效率,避免政策遭濫用。

產業界的看法

針對此政策,樹林工業區理事長黃呈理表示,多數企業持正面態度。他認為,提供居住空間不僅能減少員工通勤時間,也能展現企業社會責任,促進勞資雙贏。

政策推動面臨的挑戰

儘管政策方向明確,但細節尚未完全定案。包括如何確保公平性、如何避免僅惠及大企業,以及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工業用地,都是未來市府需解決的問題。此外,政策執行過程中,可能面臨企業對成本負擔的顧慮,這些都需透過配套措施加以完善。

結語

新北市推動工業區興建勞工宅的政策,意在改善勞工居住條件,並促進企業善盡社會責任。然而,如何兼顧中小企業需求、維護土地利用公平性,將是政策能否成功的關鍵。市府未來在推動過程中,需持續與各界溝通,確保政策實施符合多方利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