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2024年,儘管台灣政府推出史上最嚴厲的打炒房政策,商用不動產市場仍展現強勁的成長動能,全年交易額突破1600億元,工業地產市場更是顯示出驚人的爆發力,交易金額高達1500億元,創下歷年新高。在這波熱潮中,AI、半導體等高科技產業的擴廠需求成為重要推動力,帶動了大量的工業用地、廠房及商辦交易。對於企業而言,良好的產業環境與政策支持使得商用不動產市場熱度持續攀升,並且預示著明年市場將繼續維持穩定成長。
今年商用不動產市場的買方結構中,自用型需求占比最大,尤其以產業自用的購地需求為主。從市場數據來看,2024年上市櫃法人購置土地交易額達1578億元,年增幅高達177%。其中,台中地區的土地交易量尤其亮眼,占據了全台28%的市場份額。兩大建商亞昕與遠雄分別在台中、台南、高雄等地積極佈局,掀起一波又一波的購地潮。
AI與半導體產業助力台灣商用不動產市場穩步增長
2024年商用不動產市場概況
根據最新統計,2024年上市櫃法人在商用不動產的購置交易額達1689億元,較去年增長27%。其中,工業地產市場的表現最為突出,成交金額突破1089億元,創下歷史新高。這一增長的背後,是AI、半導體等產業擴張需求的強勁推動。林三智,信義全球資產公司的總經理指出,工業地產尤其是那些屋況良好、可即刻投入生產的工業廠房,成為買方的首選,吸引了大量資金進入市場。
此外,辦公市場的交易額為592億元,較去年基本持平,而店面市場的交易額則較為低迷,僅為8億元。整體來看,儘管面臨不動產市場調控政策的挑戰,但商用不動產市場依然保持了強勁的增長動能,顯示出市場需求的多樣化與穩定性。
工業地產市場的熱潮
在所有商用不動產類別中,工業地產無疑是2024年最亮眼的領域。隨著台灣產業結構的轉型與升級,特別是AI、半導體等高科技產業的需求增加,工業地產市場的熱度也隨之上升。由於這些高科技企業對廠房與工業用地的需求強勁,市場交易額屢創新高。根據資料,2024年工業用地與廠房的交易金額達到1089億元,這一數字超過了歷年來的最高紀錄。
工業地產的需求增長不僅來自於台灣本土企業,國際大廠的擴張計劃也對市場產生了積極影響。例如,亞昕與遠雄兩大建商在中南部的土地市場加快了布局,這不僅促進了當地土地市場的活躍,也為未來的工業發展提供了更多的空間。
企業投資動能與資產活化
今年商用不動產市場的交易動能可歸納為三大因素:首先,企業投資動能強勁,尤其是AI、半導體等高科技產業對廠房與工業土地的需求大幅增長;其次,企業加速資產活化,優質的工業用地與廠房釋出市場,進一步促進了交易;第三,自用型買方成為市場主力,但建商與壽險業等機構投資者也貢獻了約三分之一的市場交易額。這些因素共同推動了2024年商用不動產市場的穩步上行。
未來展望
展望2025年,AI、半導體等高科技產業的需求依然是推動工業地產市場的核心動力。林三智表示,隨著產業擴展與生產需求增長,預計明年商用不動產市場將穩步成長。傳產有望隨著經濟復甦而回暖,這將進一步提升市場需求。此外,市場也將繼續受到國際政治與經濟形勢的影響,尤其是地緣政治風險與美中關係的變化,可能成為影響市場的外部變數。
總結來說,2024年台灣的商用不動產市場在高科技產業的帶動下表現亮眼,尤其是工業地產交易創下歷年新高。隨著未來產業發展持續向好,預計明年市場將繼續保持增長,但同時也需要密切關注國際政治與經濟形勢的變化,這將成為影響市場走勢的重要因素。